当前位置: 首页 组装类工具

组装计算机最常用的工具(自己动手组装/维修电脑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时间:2024-07-1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组装类工具 文档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一,装机前的准备工作1,工具准备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顺手的工具,装机也会变得麻烦起来,那么哪些工具是装机之前需要准备的呢(见图1,从左至右为"尖嘴钳,散热膏,十字解刀,平口解刀")①十字解刀:十字解刀又称螺丝刀,螺丝起子或改锥,用于拆卸和安装螺钉的工具.由于计算机上的螺钉全部都是十字形的,所以你只要准备一把十字螺丝刀就可以了.那么为什么要准备磁性的螺丝刀呢这是因为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一,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1,工具准备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顺手的工具,装机也会变得麻烦起来,那么
哪些工具是装机之前需要准备的呢 (见图1,从左至右为"尖嘴钳,散热膏,十字解刀,
平口解刀")
①十字解刀:十字解刀又称螺丝刀,螺丝起子或改锥,用于拆卸和安装螺钉的工具.由
于计算机上的螺钉全部都是十字形的,所以你只要准备一把十字螺丝刀就可以了.那么为什
么要准备磁性的螺丝刀呢 这是因为计算机器件按装后空隙较小,一旦螺钉掉落在其中想取
出来就很麻烦了.另外,磁性螺丝刀还可以吸住螺钉,在安装时非常方便,因此计算机用螺
丝刀多数都具有永磁性的.
②平口解刀:平口解刀又称一字型解刀.如何需要你也可准备一把平口解刀,不仅可方
便安装,而且可用来拆开产品包装盒,包装封条等.
③镊子:你还应准备一把大号的医用镊子,它可以用来夹取螺钉,跳线帽及其它的一些
小零碎动西.
④钳子:钳子在安装电脑时用处不是很大,但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机箱来讲,钳子也会
派上用场.它可以用来拆断机箱后面的挡板.这些挡板按理应用手来回折几次就会断裂脱落,
但如果机箱钢板的材质太硬,那就需要钳子来帮忙了.
建议:最好准备一把尖嘴钳,它可夹可钳,这样还可省却镊子.
⑤散热膏:在安装高频率CPU时散热膏(硅脂)必不可少,大家可购买优质散热膏(硅
脂)备用.
2,材料准备
①准备好装机所用的配件:CPU,主板,内存,显卡,硬盘,软驱,光驱,机箱电源,
键盘鼠标,显示器,各种数据线/电源线等.(见图2)
图2
②电源排型插座:由于计算机系统不只一个设备需要供电,所以一定要准备万用多孔型
插座一个,以方便测试机器时使用.
③器皿:计算机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有许多螺丝钉及一些小零件需要随时取用,所以
应该准备一个小器皿,用来盛装这些动西,以防止丢失.
④工作台:为了方便进行安装,你应该有一个高度适中的工作台,无论是专用的电脑桌
还是普通的桌子,只要能够满足你的使用需求就可以了.
3,装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防止静电:由于我们穿着的衣物会相互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而这些静电则可能将
集成电路内部击穿造成设备损坏,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最好在安装前,用手触摸一下接
地的导电体或洗手以释放掉身上携带的静电荷.
②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在安装计算机元器件时,也要严禁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的
板卡上.因为这些液体都可能造成短路而使器件损坏,所以要注意不要将你喝的饮料摆放在
机器附近,对于爱出汗的朋友来说,也要避免头上的汗水滴落,还要注意不要让手心的汗沾
湿板卡.
③使用正常的安装方法,不可粗暴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安装方法,
对于不懂不会的地方要仔细查阅说明书,不要强行安装,稍微用力不当就可能使引脚折断或
变形.对于安装后位置不到位的设备不要强行使用螺丝钉固定,因为这样容易使板卡变形,
日后易发生断裂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④把所有零件从盒子里拿出来(不过还不要从防静电袋子中拿出来),按照安装顺序排
好,看看说明书,有没有特殊的安装需求.准备工作做得越好,接下来的工作就会越轻松.
⑤以主板为中心,把所有东西排好.在主板装进机箱前,先装上处理器与内存;要不然
过后会很难装,搞不好还会伤到主板.此外在装AGP与PCI卡时,要确定其安装牢不牢固,
因为很多时候,你上螺丝时,卡会跟着翘起来.如果撞到机箱,松脱的卡会造成运作不正常,
甚至损坏.
⑥测试前,建议你只装必要的周边——主板,处理器,散热片与风扇,硬盘,一台光驱,
以及显卡.其它东西如DVD,声卡,网卡等等,再确定没问题的时候再装.此外第一次安
装好后把机箱关上,但不要锁上螺丝,因为如果哪儿没装好你还会开开关关好几次.
二,CPU的安装
大家在将主板装进机箱前最好先将CPU和内存安装好,以免将主板安装好后机箱内狭
窄的空间影响CPU等的顺利安装.(见图3)
图3
第一步,稍向外/向上用力拉开CPU插座上的锁杆与插座呈90度角,以便让CPU能
够插入处理器插座.
第二步,然后将CPU上针脚有缺针的部位对准插座上的缺口.
第三步,CPU只能够在方向正确时才能够被插入插座中,然后按下锁杆.(见图4-安
装好后的CPU)
图4
第四步,在CPU的核心上均匀涂上足够的散热膏(硅脂).但要注意不要涂得太多,
只要均匀的涂上薄薄一层即可.
提示:一定要在CPU上涂散热膏或加块散热垫.这有助于将废热由处理器传导至散热装置
上.没有在处理器上使用导热介质会导致当机甚至烧毁CPU!此外,无论散热装置的接触
面有任何细微的偏差,甚或只是一小点的灰尘,都会导致无法有效的将废热从处理器传导出
来.散热膏同时在CPU的接触面上(就是印模)也充满了极微小的散热孔道.一些散热装
置的制造商会在其产品中附有散热膏,如果你的没有,在大多数计算机或电子零件商店都会
有卖,价格大约5元.
CPU的安装一般很简单,但CPU风扇的安装较复杂,其步履如后:
第一步,首先在主板上找到CPU和它的支撑机构的位置,然后安装好CPU.
第二步,接着将散热片妥善定位在支撑机构上.
第三步,再将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片的顶部——向下压风扇直到它的四个卡子锲入支撑
机构对应的孔中;
第四步,再将两个压杆压下以固定风扇,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压杆都只能沿一个方向压下.
(见图5)
图5
最后一步,最后将CPU风扇的电源线接到主板上3针的CPU风扇电源接头上即可.
(见图6)
图6
小知识:跳线与DIP开关——现在几乎所有主板都是自动识别CPU以及设置电压的,但为
了以防万一,最好在安装前先阅读主板说明书,看相关CPU安装的细节,确定是否需要进
行跳线设置.跳线其实就是一个开关,它通过跳线帽来控制开关的闭合,从而达到主板以些
部件功能的通断及一些特殊功能的实现(见图7-跳线和跳线说明文字).跳线主要是用来设
定硬件的工作状态,譬如CPU的内核电压,"外频"和"倍频",主板的资源分配以及启用
/关闭某些主板功能等.跳线赋予了主板更为灵活地设置方式,使用户能够随心所欲地对主
板上各部件的工作方式进行设置.但是随着大量硬件参数设置在BIOS中得以完成,主板上
的跳线已经较486,586时代大大减少了.而DIP开关则是一组组合开关(见图8-DIP开
关),通常可控制CPU的倍频和外频,不过现在CPU的倍频一般都锁定,所以只有外频调
整.此外尽管跳线已经使硬件设置非常灵活,但是跳线的插拔方式毕竟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为此,DIP开关开始出现在主板上,使用DIP开关,我们可更为直观和容易地设置硬件的
工作状态.
图7
图8
三,安装内存
现在常用的内存有168线的SDRAM内存和184线的DDR SDRAM内存两种,其主要
外观区别在于SDRAM内存金手指上有两个缺口,而DDR SDRAM内存只有一个.
下面我们就以184线的DDR SDRAM内存安装为例给你讲解.(见图9)
图9
第一步,安装内存前先要将内存插槽两端的白色卡子向两边扳动,将其打开,这样才能
将内存插入.然后再插入内存条,内存条的1个凹槽必须直线对准内存插槽上的1个凸点
(隔断).
第二步,再向下按入内存,在按的时候需要稍稍用力.(见图10)
图10
第三步,以使紧压内存的两个白色的固定杆确保内存条被固定住,即完成内存的安装.
提示:SDRAM内存的安装和DDR内存的安装基本一样.差别在于SDRAM内存及其
插槽上有两个对应缺口.内存的两端各有一个缺口,其正好和内存插槽两端的白色卡子对应,
如果内存插到位,该卡子会卡在内存的缺口中.如果内存插到底,两端的卡子还是不能自动
合拢,你可用手将其扳到位.
四,安装电源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购买机箱的时侯可以买已装好了电源的.不过,有时机箱自带的电
源品质太差,或者不能满足特定要求,则需要更换电源.由于电脑中的各个配件基本上都已
模块化,因此更换起来很容易,电源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安装电源.
安装电源很简单,先将电源放进机箱上的电源位,并将电源上的螺丝固定孔与机箱上的
固定孔对正.然后再先拧上一颗螺钉(固定住电源即可),然后将最后3颗螺钉孔对正位置,
再拧上剩下的螺钉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电源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电源放入机箱内,这个过程中要注意
电源放入的方向,有些电源有两个风扇,或者有一个排风口,则其中一个风扇或排风口应对
着主板,放入后稍稍调整,让电源上的4个螺钉和机箱上的固定孔分别对齐.(见图11)
图11
小知识:ATX电源提供多组插头,其中主要是20芯的主板插头,4芯的驱动器插头和
4芯的小驱动器专用插头.20芯的主板插头只有一个且具有方向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误插,
插头上还带有固定装置可以钩住主板上的插座,不至于让接头松动导致主板在工作状态下突
然断电.四芯的驱动器电源插头用处最广泛,所有的CD-ROM,DVD-ROM,CD-RW,硬
盘甚至部分风扇都要用动它.四芯插头提供了+12V和+15V两组电压,一般黄色电线代表
+12V电源,红色电线代表+5V电源,黑色电线代表OV地线.这种四芯插头电源提供的数
量是最多的,如果用户觉得还不够用,可以使用一转二的转接线.四芯小驱动器专用插头原
理和普通四芯插头是一样的,只是接口形式不同罢了,是专为传统的小驱供电设计的.(见
图12)
图12
五,主板的安装
在主板上装好CPU和内存后,我们即可将主板装入机箱中.
在安装主板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机箱,大家知道,机箱的整个机架由金属组成.其5
寸固定架,可以安装几个设备,比如光驱等;3寸固定架,是来固定小软驱,3寸硬盘等;
电源固定架,是用来固定电源.而机箱下部那块大的铁板用来固定主板,我们在此称之为底
板,上面的很多固定孔是用来上铜柱或塑料钉来固定主板的,现在的机箱在出厂时一般就已
经将固定柱安装好.而机箱背部的槽口是用来固定板卡及打印口和鼠标口的,在机箱的四面
还有四个塑料脚垫.不同的机箱固定主板的方法不一样,像我们正在安装的这种,它全部采
用螺钉固定,稳固程度很高,但要求各个螺钉的位置必须精确.主板上一般有5个到7个
固定孔,你要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选好以后,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现在的大
多机箱已经安装了固定柱,而且位置都是正确的,不用我们再单独安装了).然后把主板小
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将主板上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等和机箱背面挡片的孔对齐,使所
有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总之,要求主板与底板平行,决不能碰
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见图13)
图13
1,安装主板
第一步,首先将机箱或主板附带的固定主板用的镙丝柱和塑料钉旋入主板和机箱的对应
位置.
第二步,然后再将机箱上的I/O接口的密封片撬掉.提示:你可根据主板接口情况,将
机箱后相应位置的挡板去掉.这些挡板与机箱是直接连接在一起的,需要先用螺丝刀将其顶
开,然后用尖嘴钳将其扳下.外加插卡位置的挡板可根据需要决定,而不要将所有的挡板都
取下.
第三步,然后将主板对准I/O接口放入机箱.(见图14)
图14

电脑组装常识

一、准备工作
1、装机所需要的工具:十字螺丝刀
2、注意事项:在安装前,先消除身上的静电,比如用手摸一摸自来水管等接地设备;
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安装主板一定要稳固,同时要
防止主板变形,不然会对主板的电子线路造成损伤的。
3、足够宽敞的活动空间

二、开始装机
1、准备好所需的配件: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光驱、软驱、机箱、电源、鼠标、键盘、显示器。
2、开始安装硬件:
CPU的安装:CPU插座,它的一个角比其它三个角少一个插孔,CPU本身也是如此,所以CPU的接脚和插孔的位置是对应的,这就标明了CPU的安装方向。安装CPU时先拉起插座的手柄,把 CPU按正确方向放进插座,使每个接脚插到相应的孔里,注意要放到底,但不必用力给CPU施压,然后把手柄按下,这样,CPU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主板上了,然后安装上CPU风扇,风扇是用一个弹性铁架固定在插座上的。当取下CPU时,先取下风扇;然后要先把手柄拉起来,再取下CPU。

安装内存:安装内存要小心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坏线路,内存条上金属接脚端有两个凹槽,对应内存插槽上的两个凸棱,所以方向容易确定。安装时把内存条对准插槽,均匀用力插到底就可以了。同时插槽两端的卡子会自动卡住内存条。取下时,只要用力按下插槽两端的卡子,内存就会被推出插槽了。机箱的准备:打开机箱的外包装,看,随机箱会有许多附件,螺丝、档片等,在安装过程中,我们会一一用到它们的。大的铁板用来固定主板,我们在此称之为底板,上面的这些铜柱是用来固定主板的,现在的机箱在出厂时就已经将固定柱安装好了;

安装电源:现在电脑电源也分两种,一是传统的普通电源(AT电源),给普通结构的AT主板使用,二是新型的ATX电源,给新型的ATX结构的主板或者有ATX电源接口的主板使用,使用ATX电源的主板好处是可以实现软件关机。安装电源比较简单,把电源放在电源固定架上,使电源后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一一对应,然后拧上螺丝。安装软驱、硬盘和光驱:先从面板上取下一个3寸槽口和一个5寸槽口的档板,用来安装软驱和光驱。把光驱安装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在光驱的每一侧用两个螺丝初步固定,先不要拧紧,这样可以对光驱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这一步是考虑到面板的美观。然后把小软驱放到3"固定架上,采用同样的方法,保持软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先拧一侧的螺丝,用力要适当,以免对部件造成损害。由于在机箱的另一侧安装螺丝不方便,需要将3寸固定架卸下来,去除固定架的螺丝并把它拉出;然后再固定软驱的另一侧。下面要安装硬盘,我们这里用的是3"的普通硬盘,也装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说小软驱的下面。将硬盘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然后再固定螺丝,要用粗螺纹的螺丝。然后把带有软驱和硬盘的固定架装回到原位置。

安装主板:主板上的CPU和内存要先安装好,别忘了接CPU风扇的电源线。主板上一般有5到7个固定孔,它们的位置都符合标准,这点你不用担心。在底板上有很多个螺钉孔,你要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选好以后,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现在的大多机箱已经安装了了固定柱,而且位置都是正确的,不用我们再单独安装了。然后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将主板上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等和机箱背面档片的孔对齐,使所有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总之,要求主板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

接插电源线:ATX电源比较方便,它的开关不是由电源直接引出的接线,而是在主板上,由主板控制。ATX电源有三种输出接头,这个比较大的是主板电源插头,并且是单独的一个,其中一侧的插头有卡子,安装时不会弄反。连接时只要将插头对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

接插数据线:新型的ATX主板上有一个软驱接口、两个IDE口。IDE口是用来连接IDE设备的,一般是硬盘和光驱。主板上的两个IDE口,一个是主接口,一个是副接口。每个IDE口可以连接两个IDE设备,所以,一台电脑最多可连接四个IDE设备。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不仅两个IDE口之间有主次关系,接在同一个IDE口上的两个IDE设备之间也有主次关系;主硬盘,也就是启动硬盘必须作为主设备接到主IDE口上。比较新的主板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在主板上,主IDE口一般用"Primary IDE"或"IDE 1"来表示。另一个用"Secondary IDE"或"IDE 2"表示。在主板的各个接口附近都标明了第一根针的位置,在接线之前先要弄清楚。我们用到的连接线有软驱线、硬盘线、鼠标连接口和打印机连接口。硬盘数据线是40芯的,有3个接头,它们不分顺序。其中两个接头连接硬盘和光驱,第三个接头接到主板的主IDE接口上,不要接到副IDE口上。数据线上都有一根色线,一般为红线,接线原则是色线对应接口上第一根针,主板上的接口和设备接口都是这样。先接好主板这头,再接光驱,再接硬盘。现在的主板上都给这些接口加了一个带有缺口的插座,正好和数据线接头上的形状相同,方向是不会搞错的。

安装显示:主板上黑色槽是ISA插槽,白色插槽是PCI槽,还有一个棕色的是AGP插槽,专门用来插AGP显示卡的。把显示卡以垂直于主板的方向插入AGP插槽中,用力适中并要插到底部,保证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触。

安装指示灯:现在机箱面板上的许多线头空着,它们是干什么的呢?它们是一些开关和指示灯,还有 PC喇叭的连线,它们要接在主板上。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但是你还可以在BIOS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4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者根本就不能按开关来关机而只能靠软件关机。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1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1。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灯会亮。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对SCSI硬盘是不行的。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 。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
PC喇叭的四芯插头,实际上只有1、4两根线,1线通常为红色,它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针上。这在主板上有标记,通常为Speaker。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

下面要把剩余的槽口用挡片封好。然后要仔细检查一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确保无误后,把机箱盖盖好,安装好螺丝,这样,主机的安装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组装一台电脑需要哪些配件

1、主板: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2、电源:电脑电源是把220伏(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如CPU、主板、硬盘、内存条、显卡、光盘驱动器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脑电源大都是开关型电源。
3、中央处理器(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4、显示器: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等离子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等等。
5、内存条:内存条是CPU可通过总线寻址,并进行读写操作的电脑部件。内存条在个人电脑历史上曾经是主内存的扩展。随着电脑软、硬件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内存条已成为读写内存的整体。
6、散热器: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多数散热器通过和发热部件表面接触,吸收热量,再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比如机箱内的空气中,然后机箱将这些热空气传到机箱外,完成计算机的散热。

自己动手组装/维修电脑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不修的话,一把螺丝刀就OK,如果修:

硬盘类维修工具:烙铁(必备,15元)、万用表(必备,40元)、PC3000(必备,复制版800元)、HRT(必备,复制版800元)、热风焊台(必备,200元)、示波器(可选,二手100M1800元)、超净空间及盘体维修专用工具(可选,定做)

主板类维修工具:烙铁(必备,15元)、万用表(必备,40元)、热风焊台(必备,200元)、编程器(必备,300-1500元)、测试卡(必备,40元)、示波器(可选,二手100兆1800元)、BGA返修台(可选,50000-400000元)、打阻值卡(可选,150元一套5个)、BGA芯片测试座(可选,3000元每个7)、数据采集卡(可选,定做)、超声波清洗机(可选,5000元以上)。

打印机类维修工具:墨盒芯片解码器(必备:20元)、螺丝刀(必备,2元)、烙铁(必备,15元)、万用表(必备,40元)、吸锡枪(必备,15元)、清洗剂(必备,10元)、棉花(必备,1元)、示波器(可选,1800元)、超声波清洗机(可选,240元),打印测试盒(30元)编程器(可选200元),维修软件(100元)。

笔记本类维修工具:Mini PCI笔记本诊断卡(必备,100元)、并口笔记本诊断卡(必备,80元)、内存转接卡(必备,180元)、螺丝刀套件(必备,100元每套)、镊子(必备,10元每套)、放大镜(必备,100元)、尖嘴钳(必备,5元)、扁嘴钳(必备,5元)、万能扳手(必备,20元)、丝锥(必备,20元)、粘结剂(必备,10元)、烙铁(必备,15元)、万用表(必备,40元)、热风焊台(必备,200元)、逻辑笔(必备,150元)、示波器(可选,2800元)、笔记本测试卡(可选,300元)、0175报错工具(可选,200元)、BGA芯片贴装机(可选,6.5万元)、BGA芯片测试座(可选,3000元每个7)、液晶屏维修工具套件(可选,10万元),解密软件(1000元),编程器(1000—4000元),稳压电源(300元)。

显示器维修工具:烙铁(必备,15元)、万用表(必备,40元)、吸锡枪(必备,15元)、示波器(20兆600—800元),空心针(5元/盒),高压包测试仪(可选,100元),显像管测试再生恢复仪(可选,280---1100元)钳子(尖嘴,斜口各一把5元),镊子(5元)

价格仅供参考!